“學技術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適合崗位的方法。要使技術應用變得更加簡單實用,必須與基層職工標準化作業結合起來……”4月2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舉辦鋼鐵企業技術創新與成果培育轉化線上培訓班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行業培訓專家、山鋼集團工匠學院教師徐國良講授了《鋼鐵企業基層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與工具應用》課程,詳細介紹了山鋼技師創新能力研修等培訓項目。
走出山鋼,走向行業。作為首個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工匠學院,山鋼集團工匠學院自2022年9月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匠心筑夢、技能報國”的理念,以創新為引領,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完善課程形式,以科學化、系統化的培訓模式,為山鋼集團培養高技能人才。
課程內容創新
緊跟時代脈搏 滿足多元需求
山鋼集團工匠學院以創新為引領,在課程設計上,突破傳統框架,構建與時俱進、貼近實際的課程體系,既涵蓋了傳統技藝的精髓,又融入了行業前沿技術最新成果,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為滿足不同崗位職工的個性化需求,工匠學院深入開展崗位技能需求調研,量身定制培訓課程。這種“按需施教”的模式,為每名受培訓的職工精準匹配其職業發展路徑,提升了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如今,山鋼集團工匠學院職業技能培訓范圍已拓展至40個職業、47個工種,無論是電工、鉗工、焊工等工種,還是新興領域的技能需求,都能提供精準的培訓服務。
自工匠學院成立以來,已經培訓“操檢維調”職工607人、一專多能職工2181人、“金藍領”職工97人、新型學徒工81人、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職工3476人,為山鋼集團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創新開展活動
激發學習熱情 促進交流共進
近年來,山鋼集團工匠學院先后承辦了濟南市、鋼城區等各類技能比武20余次,吸引了40多個單位1500多名職工參與。這些活動不僅為職工群體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技藝的舞臺,更在激烈的競爭中選拔出了一批優秀的技能人才。
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活動內容和形式上,更體現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山鋼集團工匠學院為職工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臺,激發職工的學習熱情,促進職工交流技術、攜手共進。
工匠學院積極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與山東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寶武人才開發院、上汽黨校等高等院校、培訓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學術交流、技能培訓、資源共享等多種形式,組織各類工匠交流活動十余次,為職工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發展空間。
山鋼集團工匠學院定期邀請企業勞模工匠走進高校開展宣講活動,已先后到萊蕪技師學院、萊蕪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宣講活動5場,聽眾達2100多人次。勞模工匠們用親身經歷講述感人故事,用創新精神激勵高校學生,提升了山鋼集團工匠學院社會影響力。
創新課程形式
多元教學模式 提升學習體驗
在課程形式上,山鋼集團工匠學院勇于創新,采用集中授課、現場實操、網絡自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滿足不同職工的培訓需求,使學習變得更加靈活高效。
在理論知識傳授方面,山鋼集團工匠學院精心打造互動式培訓課堂,采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導職工主動思考與深度參與,全方位提升職工培訓體驗。
現場實操環節是實踐教學的重中之重。山鋼集團工匠學院配備了現代化的培訓設備,增設了VR仿真模擬實驗室,為培訓職工營造了逼真的崗位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實操課程。職工們在模擬環境中進行實操培訓,不僅能夠熟練掌握各項技能操作,還能在培訓中鍛煉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能力提升創新
打造培訓體系 鑄就創新之魂
創新能力是工匠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山鋼集團工匠學院構建了完善的創新能力提升培訓體系。
工匠學院精心設計了“1+2+2+X”四段式培訓模式,包括團隊學習和行動學習方法,引導職工掌握科學實用創新方法,解決技術難題。技師創新能力研修培訓項目作為重點項目,經過迭代升級,已成為職工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內容。
山鋼集團工匠學院技師創新能力研修訓戰結合的實踐成功案例,為鋼鐵企業基層職工培訓工作提供了典范借鑒。工匠學院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培訓中心聯合打造的鋼鐵企業高技能人才創新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為鋼鐵企業人才培養提供了系統指導。(劉 芳 李宏琳 徐 航)